延伸閱讀
帥真夫子
幾個月前,我準備幫助一名12歲左右的孩子,這名孩子很頑劣,經常打人,還有其他缺點。
和這個孩子接觸之前,我去見我的老師古國治先生。
“古老師,我準備罵不還口打不還手,以此證明我是愛他的,用愛來感動他?!蔽覍爬蠋熣f,我對自己的忍讓能力有些自信。
“如果你真正尊重他的話,要和他對打?!惫爬蠋熣f。我立刻就明白了:尊重,比愛還要重要。
向古老師討教后好一段時間,我都沒有時間去和這個頑劣的孩子接觸,兩周歲的女兒卻打起人來了。太極拳的行家都知道,孩子打人看似無力,由于很放松,有“松勁”,打在身上,有鞭擊效果。我家孩子,大人在抱她時候,她打大人的臉。大人開始是嬉笑的表情,打重了以后,是憤怒而呆滯的表情。大人一呵斥,孩子就開始大哭,這讓我的家人很煩惱,我就用古老師教的方法來解決。
孩子一開始打我,我就和孩子對打,孩子果真立刻停止了打人動作。這里要說明的是,我還擊孩子,沒有發怒,面部沒有笑容,比較認真,力量在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圍,對孩子來說,是不輕的。我一邊回擊,一邊說:“你打別人,別人也會打你的?!焙⒆铀贫嵌?。
孩子從此不打我了,但是副作用來了——孩子和我不像以前那樣親熱了。
我花了一些功夫,和孩子拉近了關系,但是孩子在我抱她時,又打我的耳光。我對孩子說:“爸爸本來是可以還擊你的,因為爸爸愛你,所以不還擊你,爸爸原諒你,家里的其他人也一樣?!边@次孩子懂了。
孩子這以后就不再打人了。
我分析了一下孩子打人的動機,很復雜的——
1.感覺大腦指揮手的快樂,是一種體驗;
2.對大人的反應感到好奇;
3.和大人表示親昵;
4.通過打人時的憤怒發泄大人呵斥造成的壓抑情緒。
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大人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處變不驚,這樣孩子的打人行為就不會因為大人過激的反應而強化。
——摘自帥真夫子新浪博客
上一篇:“縫衣針教育”刺痛了誰
下一篇:職教升級版,讀中職照樣當“白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