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穼β殬I技能提升做出了相應規劃,從對職工等重點群體開展培訓、鼓勵支持社會培訓和評價機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等方面做出要求。
《方案》中提出具體目標任務,要求:2019年至2021年,三年共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5000萬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培訓1500萬人次以上。到2021年底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達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30%以上。
目標:三年培訓100萬新型學徒
《方案》首先提到,需大力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對就業重點群體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加大貧困勞動力和貧困家庭子女技能扶貧工作力度。
“企業需制定職工培訓計劃,開展適應崗位需求和發展需要的技能培訓?!痹谄髽I職工職業技能提升方面,《方案》提到,需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和培訓機構作用,引導幫助中小微企業開展職工培訓,支持幫助困難企業開展轉崗轉業培訓?!斗桨浮愤€要求,在全國各類企業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現代學徒制培訓,三年培訓100萬新型學徒。
在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等方面,《方案》提到,面向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等青年、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持續實施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和返鄉創業培訓計劃以及勞動預備培訓、就業技能培訓等。
在貧困勞動力方面,《方案》表示,將鼓勵通過項目制購買服務等方式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并在培訓期間按規定通過就業補助資金給予生活費等補貼;同時對接受技工教育的貧困家庭學生,按規定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等政策。
除此之外,《方案》還要求對于化工、礦山等高危行業企業要組織從業人員和各類特種作業人員普遍開展安全技能培訓,需嚴格執行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合格后上崗制度;對有創業愿望的開展創業培訓,加強創業培訓項目開發、創業擔保貸款、后續扶持等服務,并開展職業農民技能培訓等。
鼓勵支持社會培訓機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從國務院發布“職教二十條”以來,企業便一直都是職業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斗桨浮吠瑯又靥岬?,支持企業興辦職業技能培訓,具體為:支持各類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或者吸納就業人數較多的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鼓勵企業與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共建實訓中心、教學工廠等,積極建設培育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
《方案》強調,鼓勵支持社會培訓和評價機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工作,民辦職業培訓和評價機構在政府購買服務、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與公辦同類機構享受同等待遇。
同時,《方案》還表示,對于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院校的,各級政府可按規定根據畢業生就業人數或培訓實訓人數給予支持;支持企業設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企業可通過職工教育經費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政府按規定通過就業補助資金給予補助。
在職業院校方面,《方案》表示,支持職業院校開展補貼性培訓,擴大面向職工、就業重點群體和貧困勞動力的培訓規模;在院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按《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規定執行;同時允許職業院校將一定比例的培訓收入納入學校公用經費,學校培訓工作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學生培養工作量。
除此之外,《方案》還表示,圍繞市場急需緊缺職業開展家政、養老服務、托幼、保安、電商、汽修、電工、婦女手工等就業技能培訓;圍繞促進創業開展經營管理、品牌建設、市場拓展、風險防控等創業指導培訓;加大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職業新技能培訓力度。
政策:職工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給予企業補貼
在本次《方案》中,同樣提出了對于職業培訓的相應補貼政策?!斗桨浮诽岬?,對貧困家庭子女、貧困勞動力、對高校畢業生和企業職工等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同時,職工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的,給予企業每人每年4000元以上的職業培訓補貼,由企業自主用于學徒培訓工作。
在地方政策方面,《方案》表示,支持地方調整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對于符合條件的勞動者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就業地參加培訓后取得證書,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對企業開展培訓或者培訓機構開展項目制培訓的,可先行撥付一定比例的培訓補貼資金,具體比例由各?。▍^、市)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在資金支持方面,《方案》提到,地方各級政府要加大資金支持和籌集整合力度,將一定比例的就業補助資金、地方人才經費和行業產業發展經費中用于職業技能培訓的資金,以及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的1000億元,統籌用于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方案》要求,企業要按有關規定足額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其中60%以上用于一線職工培訓,可用于企業“師帶徒”津貼補助。落實將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提高至工資薪金總額8%的稅收政策。
此外,《方案》還表示,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扶貧車間等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并開展以工代訓,以及參保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并開展以工代訓的,給予一定期限的職業培訓補貼,最長不超過6個月。